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智能制造

  • CoFe2O4/生物炭复合材料活化过一硫酸盐降解亚甲蓝

    秦淼;任亚琦;王丽婷;赵思亦;田峻臣;吕开鑫;赵香园;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的CoFe_2O_4/生物炭复合材料(MBC),能够对过一硫酸盐(PMS)起到有效活化作用,进而高效降解水溶液中的亚甲蓝(MB)。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试对MBC进行结构分析。实验结果显示,在经过优化的条件下,MB降解率能够达到99.33%,充分说明MBC-PMS体系具备出色的降解性能。此外,MBC在经过6次重复使用后,对MB的降解率仍能维持在68.69%,显示出良好的稳定循环使用性能。研究机理表明,MBC-PMS体系中·SO~-_4和·OH协同促进MB的降解,其中·SO~-_4为主要活性物种。

    2025年04期 v.28;No.117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0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内源反硝化的影响因素及AOA工艺研究进展

    彭明江;王宁;陈佼;左思源;李宇;王祖伟;

    内源反硝化是在水中碳源缺乏的情况下,反硝化聚糖菌和反硝化聚磷菌利用胞内贮存的内碳源进行内源反硝化,在当今城镇污水碳氮比较低的状况下,内源反硝化技术是一种不需要外碳源、物耗能耗较低的新型污水处理技术。阐述分析了内源反硝化的机理、功能微生物和影响因素,介绍内源反硝化的实施强化路径和基于内源反硝化的新工艺,其中厌氧好氧缺氧(AOA)工艺是一种重要的内源反硝化新工艺,具有无须外加碳源、脱氮效率较高、脱氮彻底的优点。展望今后的研究方向,包括加强对内源反硝化单一功能菌株和混合功能菌群的研究,拓展和丰富预贮存内碳源形式,开发更高效的组合工艺,以及工程化等,以促进内源反硝化工艺技术的发展。

    2025年04期 v.28;No.117 7-1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4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激光熔覆TiC/Ni60涂层对H13钢基体硬度与耐磨性的影响

    王慧;解甜;

    为提升H13钢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对H13钢基体进行了激光熔凝和激光熔覆处理。对比分析激光熔凝涂层和不同质量分数TiC的激光熔覆涂层的物相组成、显微形貌、硬度和耐磨性。结果表明,未添加TiC的Ni60合金涂层,物相组成主要为γ-(Fe, Ni)和Cr_(23)C_6;在合金粉末中加入TiC后,激光熔覆涂层中出现了Fe_3C、TiC相以及Ni_2Si相。加入TiC后,激光熔覆涂层中仍然可见枝晶形态,晶粒组织有所细化,且随着TiC添加量的增加,晶粒细化愈发显著。未添加TiC以及添加不同质量分数TiC的激光熔覆涂层的硬度都要高于H13钢基体,且激光熔凝处理后的硬度也要高于H13钢基体,激光熔覆涂层的硬度基本都高于激光熔凝涂层。随着TiC质量分数增加,激光熔覆涂层的硬度先减小后增大,当TiC质量分数为20%时获得磨损率最小值。

    2025年04期 v.28;No.117 13-1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5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学者风采

  • 苏睿教授

    <正>苏睿教授,1988年6月出生,四川大英人。2010年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学士学位,2016年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同年到校工作。现任成都工业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四川省自动化与仪器仪表学会理事、四川省机械工程学会机器人专委会委员、四川省技术创新促进会平台建设专委会委员、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负责人、四川省“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负责人。兼任《智能制造》青年编委、《成都工业学院学报》青年编委。

    2025年04期 v.28;No.117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2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电子信息

  • 基于稀疏Transformer特征融合的孪生网络目标跟踪算法

    李盈;罗毅;曹敬宇;薄皓泽;朱谢浩;周晨明;陆有丽;

    孪生网络作为目标跟踪领域中的主流方法,在带来极大性能提升的同时,依旧在面对诸如目标遮挡、尺度变化和目标形变等复杂场景时存在不足,因此提出一种基于稀疏Transformer特征融合的孪生网络目标跟踪算法。针对特征融合过程中相关操作容易陷入局部最优且导致语义信息丢失的问题,引入稀疏Transformer完成全局语义信息建模,以实现模板特征和搜索区域特征间的高效信息交互,稀疏自注意力避免了正负样本失衡情况下全局注意力对无关背景的过度关注,增强前景与背景的对比度。分类回归任务使用柯尔莫格罗夫-阿诺德网络(KAN),提高处理融合特征时的效率与精度,以捕捉跟踪目标的准确定位和精确回归。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GOT-10k数据集上以69.2%的平均重叠率超越其他主流算法,其成功率指标在阈值为0.50和0.75时分别达到80.2%和63.4%,相较基准模型提升了2.1%~3.4%,同时在OTB2015数据集上达到70.0%和90.1%的成功率和精确率,验证了所提算法在复杂环境下的性能提升与跟踪稳定性。

    2025年04期 v.28;No.117 1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1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基于BAS-PSO算法的并联机器人定位误差补偿方法

    孙晓宁;

    为提升并联机器人的定位精度,确保在执行各种任务时能够达到更高的精度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天牛须粒子群(BAS-PSO)算法的并联机器人定位误差补偿方法,以克服现有方法存在的定位精度较低的问题。基于改进型丹纳维特-哈滕伯格(MDH)模型构建并联机器人定位误差模型,以改善丹纳维特-哈滕伯格(DH)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采用BAS-PSO算法对MDH定位误差模型的误差参数展开辨识,求解误差未知量。利用并联机器人的实际定位坐标对辨识结果实施基于空间插值的神经网络定位误差补偿。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所提设计方法定位误差补偿后准确度最高达到98.05%,且定位误差得到大幅降低。研究结果不仅为并联机器人精度补偿提供了新思路,所提出的混合优化算法和误差建模方法对其他精密装备的精度提升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025年04期 v.28;No.117 24-2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6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基于深度学习的通信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方法

    王康喆;

    通信网络具有结构复杂、用户数量多等特征,使得通信网络容易受到各种安全威胁,给网络安全运行带来较大影响。为提高通信网络的安全性,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通信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方法。采用数据挖掘的方式采集通信网络实时运行数据,通过归一化、数据融合等步骤,完成数据预处理。在深度学习算法的支持下,分别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NN)和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提取通信网络的运行特征和态势要素。根据提取结果,计算网络流量变化率、网络攻击概率、攻击严重程度等安全态势指标,综合指标权重得出当前通信网络的安全态势评估结果和未来态势预测结果,实现安全态势的感知。通过性能测试实验得出结论:优化设计方法的网络节点态势平均评估误差为0.006;综合3个预测时间节点,得出安全态势预测误差的最大值为0.022,即优化设计方法在安全态势感知性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2025年04期 v.28;No.117 29-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8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恶意模型下向量等分量数的保密计算

    齐安阳;刘新;叶蔚;张雨晨;梁兰英;

    向量的保密计算是安全多方计算的重要分支,但计算向量等分量数的研究成果较少且多在半诚实模型下。利用矩阵编码技术,将向量中的各个元素分别映射为矩阵形式,结合ElGamal门限加密算法,构建了在半诚实模型下支持多方参与的向量等分量数保密计算协议。随后,对半诚实模型协议中潜在的恶意攻击行为进行了深入分析。为应对这些恶意行为,引入零知识证明的密码学工具,进一步设计了适用于恶意模型的多方向量等分量数保密计算协议。最后,利用理想-实际范例证明了在恶意模型下所提协议是安全的,并与现有的方案进行对比,证明了所提协议的高效性。

    2025年04期 v.28;No.117 3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3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经济与社会

  • 物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测度及区域差异

    胡勇强;关堂春;

    为精准培育和发展物流业新质生产力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基于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从物流业新质劳动者、新质劳动对象和新质劳动资料3个维度构建了物流业新质生产力的指标评价体系,并运用熵值法、优劣解距离(TOPSIS)法、Dagum基尼系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对2014—2022年中国30个省区市物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其区域差异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4—2022年,中国物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以年均13.161%的增速逐年递增,东部地区发展水平最高,但中部地区增速最大;在空间差异上,全国物流业新质生产力的总体基尼系数从2014年的0.266增至2022年的0.302,其中“东部-西部”的基尼系数最大,“中部-东北”的基尼系数最小,地区间差异的贡献率各年度都超过了65.00%;在结构差异上,新质劳动资料差异的贡献率达到了47.60%,新质劳动对象和新质劳动者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41.62%和10.78%。

    2025年04期 v.28;No.117 44-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3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基于DEA-Malmquist指数的成渝城市群城市旅游效率研究

    朱俊蓉;马晓路;

    城市旅游效率是衡量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指标。基于成渝城市群2009—2023年的面板数据,综合运用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 DEA模型、冷热点分析、Malmquist指数模型等方法分析城市旅游效率的动态演进与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1)成渝城市群城市旅游效率总体呈明显上升态势,效率值波动范围小,离散程度低,表现出曲折向上式动态变化轨迹。城市旅游效率依赖纯技术效率提升转变为依靠规模效率复苏城市旅游发展的新局面。2)成渝城市群城市旅游效率随时间变化表现出冷热更迭现象,整体上呈“双核岿然,南北交替”的空间格局。研究期内,成渝城市群城市旅游效率极化效应明显。随时间推移,冷点区聚集南部、北部两端,热点区由南部向北部聚集。3)研究期内,有9个时段的全要素生产率值大于1,占评价时期的60%,技术进步变化和规模效率进步变化是推动成渝城市群城市旅游效率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主导因素。4)2022—2023年,成渝城市群中56%城市的旅游效率变化MI值呈历史性突破增长,表明疫情结束后的成渝城市群城市旅游发展整体呈积极状态。建议持续关注旅游规模扩张、引进科学技术、开发新型旅游产品等方面提升城市旅游效率。

    2025年04期 v.28;No.117 5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4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振兴路径探索

    汪金菊;

    中国式现代化和乡村振兴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内在联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和主要道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系统性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表现特征和以乡村振兴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意蕴,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需求来明确乡村振兴的基本方向和价值导向,在此基础上通过优秀案例参考、提出对策建议的形式,深入分析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沙州区的乡村建设亮点和成果,从城乡共同富裕示范区、乡村生态环境建设、加强乡村基层自治入手来探索和构建以乡村振兴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路径,将乡村振兴和中国式现代化结合起来,创新化探索乡村建设的发展方向,为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以乡村振兴为切入点来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高质量推进。

    2025年04期 v.28;No.117 6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6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以设计赋能乡村振兴为导向的桑葚果汁包装设计实践研究

    陈威;

    以桑葚果汁包装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联合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优化其包装设计方法,提升包装设计水平,助力乡村振兴。研究首先明确了桑葚果汁包装设计4个维度的属性和11项水平,随后运用正交设计形成16种包装设计轮廓并展开调研;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算各属性和水平的效用值及重要性值;最终通过数据分析,得出面向青年消费者的桑葚果汁包装设计最优模型,基于此模型提出了3种凉山彝族桑葚果汁的设计方案并运用模糊评价法进行方案优选。消费者在包装设计中对主题色彩和容器材质的关注度显著高于容器造型和装饰图案,这突显了色彩和材质在包装设计中的核心作用,并表明其在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联合分析法与模糊评价法的有机结合,为桑葚果汁包装设计提供了科学的决策参考,不仅有助于精准满足消费者需求,还为果汁饮料包装领域的设计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与方法借鉴。

    2025年04期 v.28;No.117 68-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0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应用型人才培养

  •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项目式学习的教学探索——基于“机械原理”项目式教学实践

    黎庆芳;陈黎丽;张慧云;姚东生;郑瑞锋;

    针对传统工科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新工科对人才“融合”“创新”的迫切需求,基于项目式学习在新工科建设中的优势及实践探索经验,结合学科竞赛,将项目式学习教学理念融入机械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中。通过“机械原理”项目式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对基于项目式学习的教学模式接受度较高,参加学科竞赛获奖验证了学生在创新意识、沟通合作以及解决实际复杂工程问题等能力得到较大提高,获得了较满意的教学效果。

    2025年04期 v.28;No.117 75-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2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以科技为导向的“金融科技导论”的BOPPPS教学设计研究

    蔡凌曦;陈科;马慧琳;张文剑;

    在大力推进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高等教育领域紧跟步伐,提出利用新质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拓展高等教育的新思路,金融科技专业的发展回应新思路,实现传统金融和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金融科技导论”作为金融科技专业的导论课,让刚进校的大学生对金融科技专业形成清晰认识是本门课程的重点,加上科技领域范围广,知识艰深,形成以科技为主导的课程建设对于学生规划金融科技专业的学习提供了明确的指导。采用BOPPPS的课堂教学设计方法,通过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教与学的互动,提升了大一新生对金融科技专业中科技知识的了解,为“金融科技导论”中科技内容的教学设计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2025年04期 v.28;No.117 8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3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生态文明教育背景及物性视域下“大学英语”教材的生态话语分析——以《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为例

    曾筝;眭婷;王曦;

    “大学英语”教材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对英语学习者生态意识培养及生态行为引导具有重要意义。在及物性理论指导下,根据“多元和谐、交互共生”生态哲学观,选取《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中的生态语篇,并对其进行生态话语分析,分析教材中关于自然及人与自然关系的话语表征方式,挖掘其蕴含的生态观。研究发现,生态有益性过程最多,中性过程其次,破坏性过程比例最低。及物性理论对于剖析和阐述教材中蕴涵的生态价值取向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一方面为大学英语教师深入剖析教材语篇生态内涵提供元语言分析框架,能科学地评估教材的生态价值,更有效地利用教材培养学习者生态责任,实现大学生生态素质教育;另一方面为“大学英语”课程培养具有生态意识的“生态人”提供思路和启发,进一步推动课程思政育人成效。

    2025年04期 v.28;No.117 89-93+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8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大思政课”视域下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的改革与实践

    王丽茹;龚丽萍;

    新时代国家安全教育是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举措。当前高校“国家安全教育”面临教学内容浅表化、方法单一、师资不足、协同机制不完善等挑战。基于“大思政课”理念,构建“三维一体”改革框架:以“大课堂观”整合多学科知识,实现专业课程与“国家安全教育”的有机融合;以“大平台观”创新教学方法,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强化实践育人;以“大师资观”完善协同机制,打造专兼结合的复合型师资队伍。通过教学内容系优化、教学资源整合、师资队伍建设等路径,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国家安全教育”体系,切实提升学生的国家安全素养和实践能力,为培养新时代国家安全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2025年04期 v.28;No.117 9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8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文化与传承

  • 基于生成式AI和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思政资源开发研究

    袁艺;刘峥;聂秀山;

    为在人工智能时代更好地克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困境、补强AI技术的人文性短板,提出综合采用生成式AI和优秀传统文化来进行课程思政资源开发的理念,并构建了立足具体课程强化融合;强化教师输出与学生主动参与的结合;以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与知识维度分类为指导;重点创作视频模态作品;注重打造诗词形式作品5方面的开发要点。结合示例的研究表明:基于生成式AI和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思政资源开发模式能使课程思政建设变得更加智能化、融通化、交互化、个性化,以“春风化雨、如盐化汤”的方式实现价值引领、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思政育人目标。

    2025年04期 v.28;No.117 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3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行动者、转译与网络:盐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的长效机制

    董帅;闫海莹;林竹;邹坤;王语诗;

    在保护、传承与开发的实践中,旅游资源开发与盐文化遗产保护内蕴着无限的张力,如何有效地实现两者关系的动态平衡成为学界广泛热议的议题。运用行动者网络理论的3个关键核心概念,即行动者、转译与网络,分析盐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过程中行动者的利益分梳及其互动关系。研究发现:盐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过程中涉及多元的行动者,而转译环节是行动者网络稳固与否的关键。在行动者网络构建过程中存在诸多异质性、不确定性及冲突,应将制度嵌入、动态协调、技术赋能、文化再生产作为长效机制构建的实践路向。研究提出明晰各类行动者的行为边界、实现“零和博弈”到“共生演化”转变、增强遗产网络的联结强度、持续激活网络的可持续动力,进而以实现稳固行动者网络这一核心目标,促进盐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长效化机制的运行。

    2025年04期 v.28;No.117 105-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1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投稿须知

    <正>《成都工业学院学报》创刊于1996年,双月刊,是四川省教育厅主管、成都工业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2095-5383,国内统一刊号CN51-1747/TN。《学报》常设栏目有:智能制造、电子信息、应用基础、应用型人才培养、经济与社会、文化与传承。本刊热诚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惠赐佳作,对于国家级和省(部)级政府基金项目成果的论文,经审定后优先发表,稿费从优。来稿发表即赠送作者当期刊物2本。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对期刊管理和编辑规范化、标准化的规定,本刊对作者稿件的结构、格式及有关问题作如下说明。

    2025年04期 v.28;No.117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1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下载本期数据